信息化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要不就应当很高,要不就可有可无,不存在中间状态。
企业信息化实际上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将企业的管理思想进行落地。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应当伴随这企业管理流程的梳理和优化,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管理决策部门。如果做不这一点,信息化部门就完全沦为了后台职能部门,做些简单的系统运维工作。
一个优秀的IT经理应当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熟悉当前最新的技术动态、还要有能力争取到足够的资源来推动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要不就应当很高,要不就可有可无,不存在中间状态。
企业信息化实际上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将企业的管理思想进行落地。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应当伴随这企业管理流程的梳理和优化,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管理决策部门。如果做不这一点,信息化部门就完全沦为了后台职能部门,做些简单的系统运维工作。
一个优秀的IT经理应当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熟悉当前最新的技术动态、还要有能力争取到足够的资源来推动信息化建设。
朋友说最近他在反思之前的一些做事方法,做项目和产品应当是“Quick and Dirty”。他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在我看来会有些太过注重细节。
如果一开始就希望将所有事情做完美将直接导致进度的缓慢。而且当前的世界变化太快,在项目的初期项目的后继走势往往很难预料。如果项目无法很快的推出、反馈、进化,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发展。
所有展现给用户的功能都应当是完美的
“Quick and Dirty”并不是说产品可以是一个勉强可用的半成品。后台的实现可以Dirty,但展现给用户的绝不可Dirty。你可以除了核心功能外,其他啥附加功能都没有,但不可啥功能都有啥功能都Dirty。功能的缺失用户可以等,但已有功能的不到位就会让用户质疑团队的专业性及能力。
程序的Dirty是有底线的
有时候为了验证想法,用最Dirty最快速的方式实现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一旦想法被验证值得持续的投入,这时就应当考虑Dirty的成本了。项目短期的Quick很可能是今后无穷无尽麻烦的来源。这时候可以Dirty,但必须是可演化的,Dirty的部分可以在今后方便的改进或替换掉。
“flappy bird”到“2048”,再到最新流行的“don’t tap the white tile”。最近似乎一个“很普通的”休闲游戏莫名的就红了,甚至flappy bird的作者都将成功归结于运气。下一个爆红的手机游戏会是什么似乎很难预测。
面对繁荣的手游市场,即使是红的不能再红的红海(任何一个热点游戏都有成百上千的clone),也很难让人不想尝试一下。
想了几个点子,然后去搜了一下,其中一个已经有人做了,而且名字都和我想的一样。不过那个游戏的UI比较烂,下载量也一般。有人有同样的想法或许是一件好事,如果没人做过的东西或许根本就不值得做。
下面总结一下爆红的游戏都有什么特点
同事说他出生的小村庄已经严重的凋零,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曾经热闹的村小学沦落到只剩个位数的学生。因为生活在城市,此前感受到的都是城市发展的迅速。这次去女朋友家,切实看了一回凋零的村庄。
那也曾是一个繁华的小镇。随着自然资源枯竭,政府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引进了大批重污染企业。切实可见的污染让广大居民开始逃离。于是小镇开始没落。工厂的建立后,也有一些附近的居民开始进厂工作,生活得到改善,于是虽然污染但抱怨的人也并不见多。
有时在想,中国饮鸩止渴的经济模式还要继续多久,还能支撑多久。中国一直高呼科技兴国,实际上却一直走的都是粗放型的经济模式。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更是将饮鸩止渴的高污染高好耗能的路子发挥到了极致。一时的政绩可能漂亮,但污染过的环境,破坏的资源就没这么容易恢复了。遗憾的是这些糟糕的后果并不需要当前的官员承担,他已经因为漂亮的政绩步步高升了。在中国由于缺少必要的民间监管,官员们此前的烂底子更无人知晓了。马克吐温的精选州长里描述了一个好人如何在参与了州长竞选后名声扫地。竞选中或许有竞争对手的不实攻击,但这也更要求一个人必须更加重视自己的名誉,以及每个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网站,提供个人之间的借贷平台,这种新的产业又被称作个人间借贷(person-to-person lending)。形象点就是:你有闲钱,但是银行利率太低,你不想就这样贬值了。这时候有人缺钱花想找银行借,但银行审批手续太多批准不下来。有人有闲钱,有人急需借钱,于是你们一拍即合把钱借出去。对你来说,你可以得到高于银行的利率。对方则拿到了自己急需的资金。
如果你想了解在线P2P信贷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
从去年开始,国家逐步放宽了对民间借贷的限制,对民间借贷采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伴着国外Lending Club等在线P2P信贷平台的走红,国内的在线P2P信贷平台也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国内P2P信贷平台的网址。
注:
有朋友说现在的经济环境太糟了,实业都办不下去了,有朋友把深圳的工厂关了回内地放贷去了。前几年先是全民炒股,接着是全民炒楼,到如今变成了全名放贷,就是没人办实业。当一件事发展到全名参与的程度,这时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与监管就必然要出问题。前几年的股市、房产与现在的民间借贷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在民间借贷真正发展到全民借贷之前还是可以尝试性的看看,我想在这之前应当会有个半年时间。
豆瓣链接: 《旁观者》
这书看完已经有段时间了,一直想写点什么却又憋不出几个字,还是随便写写吧。
相比物质的破坏,世界大战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破坏要更为彻底。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也曾是社会主流思想的一部分。在世界大战中,无数的社会精英消失在了战火中。本该发生的很多社会主义尝试也并未发生。纳粹主义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的一种,想必也伤透了广大人民的心。社会主义并不是没有过机会,太多劣迹斑斑的历史让自己失去了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好。二战后的一段时间却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战后的世界就如被野火焚烧过的草原,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
所谓的乱世正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面对多如乱麻的问题,众多的天才人物都试图去寻找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理论在不断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完善,只要一有机会就将发光。
乱世是一个思想成型的过程,治世这是乱世产生的思想体系应用并完善的过程。战后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着战争的馈赠。
弗洛伊德口中的自己和公众眼中的弗洛伊德有很大的不同。弗洛伊德说自己家境贫寒,实际上他一直生活安逸。弗洛伊德说自己被忽视,实际上不管他的观点一直都被重视,学术接在想法设法的驳斥他的观点。弗洛伊德说自己犹太人的身份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这也并不是事实。
弗洛伊德的现实与他自己的说法严重的不一致,源于他内心的不一致。有些谎言是用来骗别人,有些则是用来骗自己,骗着骗着自己就真的相信了。现代社会有着太多的压力,在压力无法以正常的途径得到排解时,就会以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方式继续释放。
创业者再向别人推销想法时将未来描绘的天花乱坠,或许他也清楚这个想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如果自己不先说服自己又如何说服别人。有时候前进的步伐太慢,告诉自己慢不是问题,只要向着正确的方向走一定可以到达目标。慢是一个让人无法面对的事实,于是只能忽略。狐狸吃不到葡萄,于是告诉自己葡萄是酸的,从此葡萄就是酸的。
最近前JAVAEYE的老大Robbin写了一系列管理方面的文章。Robbin曾多次在论坛上表示过对CSDN的不屑,却不想在两年前上演了JAVAEYE被CSDN收购这一出。想必其中各种滋味只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不管怎样,看Robbin最近的文章,感觉在CSDN的这两年对Robinn而言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在这两年间Robbin完成了从一个创业者到管理者的转变。
管理者到底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些什么。下面是一些还有待整理的零碎想法。
Robbin的文章中有一句“留不住新员工远远比留不住老员工可怕”,深表认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多公司领导认为只要公司的核心员工不流失就没关系。但如果一个公司如果无法留住新员工,至少说明这个公司是缺乏足够的活力,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或许危机不会立刻出现,但公司已经很难继续前进。
最后我的意见是:
google 20%业余时间这个想法非常的棒,很有借鉴意义。如果条件允许,公司都应当有些试探性的“非正式项目”。项目来自民间,项目的发起人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人脉来吸引团队成员(注:团队成员主要出于兴趣,而非领导的强权)。作为“非正式项目”,以不影响正式项目为前提,不过分强调项目产出。项目“万一”成 功,需要有相关的奖励。
团队中应当有个红脸。永远是激情澎湃,自信满满,有打倒一切困难的决心。所有问题在他看来都不是问题。他是团队的精神支柱,让团队在逆境中看到希望。
团队中也应当有个黑脸。他是不时给大家泼点冷水,给人以反思,让团队不至于太过自我感觉良好而迷失。
只是红脸在催眠别人的时候也催眠着自己,明明是死胡同却视而不见,义无反顾的撞上去。
黑脸的抱怨一不小心也容易变成纯粹的抱怨。抱怨到让人心灰意懒,连抱怨都懒得抱怨。
不少领导喜欢以亲民的姿态出现,但成功的不多。表面上其乐融融,逾越不了上下级关系的事实。上下级的关系决定了某些事情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平等。
古人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上下级间矛盾。
作为领导需要有一定的权威,但权威也常是上下级矛盾的来源。大家都不笨,为什么要听你的?
道家主张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建立一个简单的规则,然后让各自自由的发挥自己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