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vicalloy的自言自语

开始使用Feedly

Google Reader关闭后之前订阅的feed全部丢失,已很久没读过博客了,似乎也是从那时起自己的个人博客也很少更新。

前一段时间看到湾区日报V2EX介绍自己网站一周年的运营情况。很早之前就知道这么个网站,但一直没怎么认真看过上面的东西。无偿的将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并做好并不容易。可能是出于好奇又去网站看了下。上面的文章确实还有些意思,另外湾区日报的博客似乎也还挺有意思,一时让我有了重新启用Feed阅读器的想法。相比微博的嘈杂,博客要清净的多。

Feedly据说是Google Reader的最佳替代。在Feedly上加了我在Github上关注的几个用户的博客,想之后的订阅应当会慢慢增加吧。

to myself

今日之日不可留,奈何多烦忧。只是作为凡人,难免会有些凡人的烦恼。
写下一些NOTE,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 乐观
    负面的情绪从来都不会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
  • 耐心&宽容
    对自己宽容,对他人宽容。在很多事面前,你是无力的。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然后给自己多些宽容,别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包围中。
  • 目标
    纷繁的世界太容易让自己迷失,在纷繁的事情面前被其所吸引,被其所恼,渐渐忘了自己是为了什么。在遇到问题时先想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无关大局就先放下,不必再被其所恼。
  • 原则
    没有原则也就没有底线,在底线一步步沦落的过程中也将迷失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在原则范围了行事。

违和感

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想到一些词,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注解。最近想到一个词违和感
违和感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因为与周围的环境不适应、不协调,而感到无法融入其中,产生一种疏离感的意思。比如当一个人身处国外,面对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时,就可以用“违和感”一词来表达他无法融入大环境的感觉。
违和感按照我给出的解释是:“心、行”以及“言、行”不一致使人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奥德曼的理想是打小怪,但每天干的活却是给领导写报告,奥特曼心中的不适就是违和感。又如领导每天都要大家提高自觉性,自己却每天上班不干正事。领导言行不一致使手下人产生的不爽就是违和感。
真正可以做到心、行合一,言、行合一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违和感总是普遍存在的。
都没什么机会出去玩,相机也只能拍拍杂物玩了。

我是秋天的一棵树

我算是挺晚才接触流行音乐的了,虽也算经历过张雨生的时代听过张雨生的歌,却始终对张雨生没有太多的印象。
最近听了一些张雨生的歌,然后去查了下张雨生的资料。
张雨生的高音可以高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林志炫在张雨生面前即使用上假声依旧败北,而且是惨败。
张雨生的高音固然值得铭记,但真正值得铭记的是歌曲本身。他明白一首好歌并不在于音要彪多高(对比海豚公主、海豚王子们),重要的是要能打动人。
很喜欢他的那首《我是秋天的一棵树》。淡淡的低鸣浅唱,守护着心中的那份宁静。

WAP网站的设计、SP产业及其他

题注:

初版里面带了太多个人负面情绪,所以做了部分修改。

 

网站设计/WAP网站设计规划的一些问题

WAP的特点,及同web的差异

wap相比web最大的优势是实时行和交互性,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方便的获取信息,可以更快的参与互动(和短信彩信会有些类似)。

移动设备的屏幕比较小,每页能展示的信息非常有限。如果第一屏没有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很可能这个用户就丢了。从一定程度上说wap比web更注重内容的本身,因此wap单位面积内的信息密度要比web高很多。

屏幕大小对图片的表现力影响也非常大,图片展示本身就是wap的短板。且图片通常对访问速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且会过多的占用移动设备本就不多的现实面积,一次wap网站上的图片通常都很少(即使是时尚内网站)。

搜索功能

网上大多都会提供搜索功能,搜索是让用户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资源的好办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需要搜索的,比如新闻资讯等时效性很强的内容,用户要看的只是最新的。搜索功能对用户的价值实在有限。如果你资源本就不够丰富,也没必要加啥搜索。用的人本来就少,而且每次都搜不到东西,将极大的打击到用户的积极性。

搜索功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并不是一个别人有,自己也要有的装饰。

内容

以前说知识就是力量,后来说信息,现在则流行说内容,内容为王。网站的生存之道在于网站的内容质量,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予用户浏览是一个网站的根基。但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各类的综合门户以及垂直门户网站层出不穷,此时要做到有特色已是非常的难。

当然,我觉得如果足够的细分,将内容作精应当还是会有其一定的市场。网站的内容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内容的关联度要高。尽量让用户看到的内容都是用户感兴趣的。

网站的分类不能太复杂。如果网站的心太野,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加。最终这个网站会看起来什么都有,但对用户来说什么都没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网站上放了电影、美食、健康、亲子等好几个分类的内容。移动终端的面积本来就小,用户一屏,可能看到20个链接,最终每个分类都只有4~5条内容。用户的兴趣都有一定的偏向性。可能用户会对电影、美食同时感兴趣,但要一个用户对你的所有分类都感兴趣,那无疑难于上青天。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长期以来SP都习惯用一些活动(小恩小惠)拉拢用户,然后直接就扣费了。但互联网行业和电信增值行业有着天囊之别。互联网企业大多喜欢赔本赚吆喝,赚找用户先,钱可以等到有了用户再说。在这个风气下,互联网用户大多习惯了免费。

首页上放上大量的扣费内容,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普通的互联网用户不被直接吓跑才怪。

免费这对SP来说或许难以接受,但既然要开拓互联网,就得跟着互联网用户的思维。你不一定要免费,但至少不要收费收的如此赤裸。你可以放一些有用的信息,让用户愿意来。收费的内容要让用户知道,但也没必要做得太明目张胆,知道即可。如果用户来的多了,真有什么时候要用到收费内容,也变得顺理成章。要是用户来都不愿意来,你的收费内容放的地方再如何的显眼,再如何的漂亮也是白搭。

SP产业的相关问题

从SP产业从几年前就开始走入了低谷。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必然的。至少从我的体验上来说,SP业务的体验一直都不怎么样。几年前,SP还算是个扩张期,加上监管不利,乱扣费严重。SP们都过的不错。

随着产业的发展成熟,移动监管的加强。SP开始陷入低谷。于是大家开始盼星星盼月亮的盼3G,可是3G迟迟无法变为主流。更糟糕的是,SP们发现这个称谓“挑战与机遇并存”的3G。机遇没多少,挑战倒是不小。以前SP的优势,说到底是渠道优势。那时手机上网还未成为主流,手机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有限,无非就是个短信加彩信。

在手机的上网普,就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手机一下变得丰富多彩。短信、彩信的地位也被动摇,SP的渠道优势不在。另一方面,SP的信息质量和数量都难以同新浪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相匹敌。

SP产业将何去何从

我想这并不是我可以搞清楚的(或许也没谁能搞得清楚),如果我真能搞清楚,那我就可以自己去开个公司了。

移动王建宙退休,李跃的上台。很多人说这将给SP产业带来变革(从SP角度说是往坏的方向变)。但不管王建宙退不退休,又或上台的是谁,SP产业都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

在淘宝上订购了一个黑莓

一直以来我的手机就不太稳定,但最近的表现还是有些过分,在接过一次电话后就再也接不到电话,必须得重启才能解决问题。当然,这或许和我新刷的非官方ROM有关。

再次漏接电话后,做了一个拍脑袋的决定,到淘宝去订购了个黑莓的手机。

感觉多少有些不可思议,本来一直没多少换手机的想法,然后忽然就决定了,而且还是黑莓。

估计后天就可以到货,到时候看看黑莓的体验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