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曾出现过的机会

    今天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说,在今年的下半年,web2.0网站已经开始进入了衰退期了。无法考证该说法是否准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互联网上的东西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如木子美,就如红衣主教,就如芙蓉姐姐(芙蓉姐姐已经算是红得长的了)。互联网上的机会亦是如此,今天来,明天走。 
    回顾,互联网的这十年,还是有过几次机会。一次浪潮,一次泡沫,一次寒冬。
    还记得刚接触电脑的那货,还的电脑杂志上看到教如何用telnet上bbs,教人如何玩“泥巴”。可到了我接触网络的时候却早已是web的天下。对于我们这些新接触网络的网民来说,telnet的bbs似乎只是个传说。
    2000年左右,我知道的第一次喧嚣,漫天的小网站。那时候的网站都在靠免费资源吸引用户。于是到处都是“免费”的身影。免费主页空间遍地都是。当时我也跟风,屁颠屁颠,用frontpage整了一个糟糕透顶的小网站。里面堆砌着一堆我从网上down下来的网页特效。
    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就如无根之水,毕竟无法长久。很快,互联网就赢来了她的第一个冬天。一些弱不禁风的小网站直接冻死在了这个冬天,大块头们也好不到哪去。有些卖了,有些则一蹶不振,苟延残喘的活着,比如etang(由于使用etang的邮箱所以有些关注,但她最近把邮箱业务给关了:))。当时这个冬天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免费主页空间怎么一夜间全没?去年还很多:)
    尽管惨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个机会。一些网站在熬过了这个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天。不少个人网站都已经长大,在网上占得了一席之地,如现在“驱动之家”。曾经面临摘牌的网易,也成功的让老总丁雷坐上了中国首富(当然,现在不是他了)的宝座。sina、sohu也各有各的道,过得有滋有味。
    不知道这样的互联网冬天是否还会再来,但传统网站的机会似乎永远都不再来。该蹲的坑都有人蹲了。
    周奕,圈外听过他的名字的人应该不多,但在圈内,他的名字绝对如雷贯耳。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共享软件的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在当时知道共享软件的人应当不少,但做共享软件是否赚钱,如何才能赚钱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周奕,他做了,并且做得很成功。一系列走向海外的文章,点燃了不少国内软件作者的信心,同时也让国内的软件作者知道,原来共享应该这样做。
    我知道共享软件这回事的时候已经到2002年了。那时的共享软件应当已经开始进入衰退期了。csdn的海版已经开始没落,大量高水平的共享软件作者都已经改混xx论坛了。俺乘着xx论坛关闭注册前,成功的混迹进去了:)。虽咋做共享依旧不会,却对共享软件产业的变迁,有了些了解。随着共享软件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成熟。一些领域已经出现了垄断性的软件,对新出现的软件呈压倒性优势。市场消失。而且新加入圈子的人数远远大于市场的增长速度。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软件的开发/推广投入大大增加,而汇报率却难以达到预期。于是亏损现象也并不少见。
    那个共享软件论坛有一段时间没去过,后来再去的时候发现网站找不到了。也不知道换域名了,还是已经关闭了。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变了,共享软件的浪潮似乎永远不可能再现了。现在是网络的天下,软件更多是已经变成从属的地位了。以前的软件是用来卖前的,现在的软件是削尖了脑袋往用户电脑里钻:)。
    网游,这东东曾让盛大红极一时。不过网游产业在过渡炒做后,已经过早的衰退了。而且开发网游,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美工/程序员,而且还得投入运营费用。投入太大,周期太长,我觉得,不是很适合投机,哈哈。
    web2.0,现在正在经历着的。
    还记得在几年前第一次出现了blog这词,当时也热炒了一阵子。无奈当时国内的网络环境还并不成熟。炒过后还是该做啥做啥。却不想,忽然间,全民皆bloger。blog的兴起,似乎标志这web2.0时机的成熟。一时间,ajax,web2.0满天飞。一下子出现了好多打着web2.0旗号的网站。
    web2.0,啥是web2.0?似乎对很多人来说啥是web2.0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web2.0这个词,一个良好的炒做契机。
    也许web2.0过于喧嚣,但我依旧认为这将是个机会。web2.0,是一场草根的革命。web2.0就是全民参与,让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就这一点,我觉得超女很2.0)。web2.0是个新的切入点。寻找着传统web所留下的长尾。
    web2.0,草根的革命。让草根们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展现自己,也为草根们提供了最低的创业成本。
    在web2.0的衰退期,你为何不尝试这抓住这个2.0的尾巴?而我,是否也可以尝试2.0一把?

ps:
    喧嚣的互联网。早就想写些有关于web2.0的思考。却都在提笔后发现无法下笔。呵,思绪实在是太乱了。如果哪天心情好,条理清楚的时候可以考虑写写。